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师团队风采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

创建时间:  2024/03/28  吴琼   浏览次数: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作为学校“大思政课”体系的统领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中彰显了这一思想回答时代之问、引领实践发展、推动伟大变革的真理力量,对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一重要使命,上海大学于2023年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目前,教研部共有成员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是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在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在学校和学院党委领导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围绕着课程建设,在教育教学、学科研究和队伍建设上不断精进,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及其科研的体系化建设。

一、深耕思政课堂,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教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的使命重任担在肩上,深耕课堂教学,挖掘课程灵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严格遵守教材逻辑,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力求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以学生问题库建设、重难点问题解答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不断充实课程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灵活采用专兼职教师联袂授课的“项链模式”、团队教学、学生实践项目或研究型挑战性项目成果分享等方式激活课堂。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注重借助在线课程、央视短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增进理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在团队建设上,建立“鼓励—鞭策”的互动机制,从课程论、教学法、教学技术等方面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培养、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学大赛,以赛促教,磨炼教学基本功,打磨高质量金课,一路拼搏奋进,一路硕果累累,教研部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其中,张彦青获得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赵静和张青子衿获得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

教研部在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21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获上海市重点课程立项,王金伟和申小翠撰写的教案获得2项上海高校思政课“精彩案例”。申小翠指导的学生获2022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登峰计划;教研部团队老师指导学生作品,在全国和上海市、校内获得10多项奖励。

教研部教师倾力育人的付出也得到了肯定。申小翠先后获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大学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王金伟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张彦青获得上海大学蔡冠深优秀青年教师等奖项。

二、科研赋能教学,把学问做在思政课堂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团队坚持把学问写在思政课堂上,把课堂当做社会调研的场所,坚持在每一学期的教学中以“随堂反馈与问题征集”的形式收集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认识实践活动中的困难和理论问题,并通过分析问题,为科研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努力做到将科研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之中,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同时,又以科研成果补充教学内容。学理性是思政课的鲜明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为此,教研部教师坚持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素材,进入课堂、进入教材、进入学生头脑,在教学中努力阐释清楚其中蕴含的学理,真正做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近五年来教研部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目2项,上海市哲社课题5项,出版著作近10部,发表论文40多篇,撰写10多篇决策咨询并获得正国级领导批示以及中办和中宣部采纳等。

三、创新集体备课制度,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为了讲清楚讲透彻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打通教学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提升教学效果,教研部高度重视并创新集体备课制度,形成了党委“指导学”、教研部“组织学”、党支部“领着学”、优秀教师“带着学”、校内外“结对学”的学习机制,课程集体备课制度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校党委高度重视课程的教学,校党委书记成旦红亲自参加并指导集体备课,形成了党委“指导学”的机制;教研部形成了每周五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学习的机制,由教研部主任统筹规划,按照计划推进集体备课,形成了定时定点“组织学”的机制;支部结合教师政治理论学习,把促进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形成了“领着学”的机制;教研部的教学能手或者高级别教学竞赛获奖者,在团队内部进行示范教学,形成优秀教师“带着学”的机制;邀请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以及兄弟院校专家对集体备课进行具体指导与展开研讨交流,形成了校内外“结对学”的机制。通过以上系统化的集体备课机制,认真研学教材,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广泛深入研究课程特殊的教学规律,在持续提升理论研究和宣讲能力的同时,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讲准、讲深、讲透、讲活教材内容,以忠诚之心为灵魂讲准真理、以主要内容为要义讲清学理、以化“教”为“学””为方法讲活道理,深化教研创新,注重把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更好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四、开辟“沉浸式”思政课新领域,推动课程建设实践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探索,开辟了由教研部骨干教师王金伟全程参与指导的“沉浸式思政课”新领域,形成了优秀“沉浸式思政课”团队——“红色印象”团队。“红色印象”团队结合党史校史红色资源,独立撰写的1.3万多字成熟的“五卅风雷”沉浸剧本,成为“红色印象”团队的特色品牌。“红色印象”团队由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本科生沈铄、刘星雨、胡逸杨、吴桐、申天奕等同学共同参与发起,自成立以来获得金沙检测线路js69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多的“沉浸式课程”展演及探索,团队吸引了包括金沙检测线路js69、社会学院、上海电影学院、文学院等多个学院同学的广泛参与,并获得了上海大学教务部、团委、学工办等部门的支持。“沉浸式”思政课多场次在思政课堂和党课课堂成功展演,并获得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上海宣传通讯等国家级及省市级新闻媒体报道,取得了积极的课堂效果和社会反响。教研部将持续关注“沉浸式思政课”新领域,着力增加课程政治性、理论性以及沉浸性、互动性等,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先进科技手段增强思政课的课堂效果,让“沉浸式思政课”在推动思政课建设发展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创新一直在路上,教研部教师将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八个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和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六要”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增强理论功底,不断创新思维、开拓视野、锤炼品格,当好学生追梦路上的引路人,为上大学子装上强大的“中国心”而努力。

上一条: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五周年|上海大学思政课教师团队风采展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

下一条:学院党委一行赴华润苏河湾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交流

Baidu
sogou